鎏金四臂观音铜像 清(公元1644——1911)
皇家供佛多妆金,
保存珍藏到如今。
走进佛前虔诚拜,
阿弥陀佛净我心。
清代帝王和皇室崇信藏传佛教,皇宫和皇家苑囿中都设置佛堂,供奉着各种各样的佛龛、佛塔、佛阁、佛像、七珍八宝等佛教供器,尤以佛像为多。佛像有泥、石、木、金铜等多种材质,其中金铜佛像形制规整,比例精确,制作精工,堪称艺术珍品。
清宫旧藏金铜佛造像,除元、明皇室留存和西藏、蒙古等地进贡外,大多是宫廷造办处应敕令而制。据文献记载,康熙、乾隆二帝十分重视藏传佛教及佛造像,有时还亲自参与佛像图样设计、制作过程的监督,从而确保了造像的质量与水准。造像师除内地工匠外,还有来自西藏、尼泊尔的善巧者,他们结合汉藏两地的造像技艺,因此所造佛像汇聚了各地藏传佛像精华,显示出不同地区的造型特点与艺术风格。
此次展出的佛像就是清宫铸造金铜佛像,这些金铜佛像,造型规范、结构匀称、用材讲究,表层加工光滑,镀金灿亮,充分显示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,蕴含着丰富的历史、宗教、民族和艺术价值。
.金观音立像 清(公元1644——1911)
观世音,“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”的简称,观世音菩萨曾经发愿,任何人在遇到无论任何灾难时,只要一心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时,即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度——“观其音声,皆得解脱”,因此,名为“观世音菩萨”。
鎏金嵌绿松石铜佛像 清(公元1644——1911)
鎏金铜佛塔 清(公元1644——1911)
鎏金莲花手观音铜像 清(公元1644——1911)
铜胎掐丝珐琅佛龛 清(公元1644——1911)
金佛塔
评论